对电解铝、多晶硅保持现有输配电价水平,到户电价分别实现每千瓦时0.30元左右、0.40元左右水平;对大数据、新型电池、电解氢等绿色高载能产业,输配电价比照藏区留存电量输配电价每千瓦时0.105元收取,到户电价分别实现每千瓦时0.35元、0.35元、0.30元左右水平。
另外,1至5月,新疆弃风率29.4%,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弃光率20.5%,同比下降7.9个百分点但由于全球组件库存不断累积,故多晶组件的价格下跌仍在持续,不少新成交订单价格跌破每瓦2.2元人民币、也带动海外价格陆续跌破每瓦0.3元美金,引领低价的印度市场更是低于每瓦0.28元美金也时有所闻。
价格说明 新增之菜花料报价主要使用在多晶长晶,致密料则大多使用在单晶。本周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InterSolar Europe可能成为后续单晶组件价格下跌的前哨战。在上周隆基宣布常规单晶硅片降至中国国内每片3.65元人民币、海外0.495元美金后,昨日中环也宣布常规单晶硅片降至中国国内每片3.62元人民币、海外0.496元美金,低阻单晶硅片价格降至中国国内每片3.67元人民币、海外0.503元美金。常规单晶在630过后订单能见度不佳,故本周搭配单晶硅片的跌价也大举下调价格,报价来到每瓦1.32- 1.35元人民币。PV InfoLink现货价格信息中,人民币价格皆为中国内需报价,而美金显示之价格则为非中国地区的海外价格,并非人民币直接换算美金。
目前中国市场价格换算美金约为菜花料每公斤10.4 12元美金、致密料每公斤13.3元美金,对比海外硅料价格每公斤11.5 13元美金,中国市场菜花料价格已低于海外价格。单晶PERC本周亦随硅片大举调价,价格来到每瓦1.4 1.45元人民币、海外价格也下跌至每瓦0.2 0.21元美金。卡纳塔克邦今年一鸣惊人,装机量项目达到4.1GW,位列印度各邦第一名,其次为特伦甘纳邦、拉贾斯坦邦、安得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
Adani,ReNew和Acme是排名前三的三家开发商,年度总装机量为2.3GW。有报道表示,印度电力部部长R.K. Singh计划要求未来可再生能源招标项目制造部分占比达到50%。塔塔电力太阳能公司是唯一一家进入前十名的印度本土公司,市场份额为11.42%。根据太阳能地图,截至2018年3月,屋顶项目装机量达到了2.4GW,而2017-18财年,预计屋顶项目装机量仅会超过1GW。
在这10.4GW装机量项目中,9.1GW为公用事业项目,较上年增长72%,超过了所有其他能源项目总和(煤电4.6GW,风电1.7GW)。预计本年度活动将在2019-20年再次回暖之前放缓,由此来看,达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
该咨询公司还表示,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可能试图通过宣布这项激进的计划转移对近期问题的关注,加强人们对这一领域的信心。根据咨询公司印度之桥发布的最新版太阳能地图, 2017/18财年,印度太阳能项目装机量首次超过10GW。同时,离网太阳能装机量达到691MW,年产能增长217MW。开放式太阳能项目迅速增长1.7GW,年同比涨幅达275%。
截至今年3月,光伏项目总装机量达到24.4GW电池片本周的单晶电池价格随着上游硅片降价而大幅下修,一般单晶电池的价格降至RMB 1.2-1.25/W,高效单晶为RMB 1.35-1.43/W。国际市场出现US$0.26/W的订单询价,而第三地出货的成交价已经低于US$0.30/W。一线大厂仰赖其上下游整合资源的优势,新政策不致大幅影响供需。
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分析,市场即将进入休养生息的第三季,各厂家无不拿出应对方案以维持永续经营。单晶用硅料则是下跌到RMB 90~110/KG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价仍然维持在RMB 20/KG上下。
硅料本周硅料产能持续执行检修计划,但多晶用硅料仍下滑到RMB 75~90/KG的价位,一线厂的实际成交价格以稳住RMB 80/KG为首要目标。而一些在新政策冲击下无法存续的厂家,只能期待一线整合大厂等较强壮的企业能稳住产业的发展。
组件本周组件市场呈现休养生息的局面,一般多晶组件止跌在RMB 1.80~2.20/W,主要的需求来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市场。另一方面,多晶硅片一线大厂持续降低开工率与去库存,加上下游开始出现组件交易,稳住了先前多晶硅片无量下跌的趋势,中国市场海内外价格也分别维持在RMB 2.3~2.45/Pc、US$0.34/pc的区间。小厂则是面临生存保卫战,不惜以赔本抛售力拼,试图在夹缝中找出生路。硅片单晶硅片龙头厂本周再度调降报价,策动中国国内的单晶硅片现货价格掉到RMB 3.26-3.45/pc,海外跌至US$0.445~0.495/pc。多晶部分,受到大量采购的订单影响,常规电池的价格并未松动,维持在RMB 0.90-1.02/W;海外价格则因持续喊出低价而进一步下滑到US$0.133~0.140/W。一般单晶组件目前尚未反应上游的降价,估计还要几周才会发酵,也因此价位仍稳在RMB 2.50~2.60/W的区间。
海外硅料方面,长约价格仍可维持住US$13.5/KG,而临时短单的价格变动也不大当然对光伏产业的发展,包括我们开展的光伏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完全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以及国家科技发展的需求。
一定要给出定量的评价结论。在空间层面上,我们的研究范围当然是地处柴达木盆地南面的共和县显著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地势高,典型的温度草原生态系统,周围有少量沙丘分布,趋势园区属植被脆弱区,由于降水偏少和过度放牧等原因草场退化比较严重,沙漠化趋势明显。
为完成这三个任务,我们从实施层面上设计中长期现场监测,并分两期执行。这一问题从实际情况定性来判断,光伏电场的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是起不到改善作用,但从定量的角度而言,其影响的机制是什么,我们不清楚,它的作用机制不明确,因此,在大型光伏电站建设新局面下,特别是大规模的建设,怎么样定量地来研究光伏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效益,探索和研究如何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维护高原生态基本功能和健康开发利用的情况下,来实现双赢,是光伏企业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那么,如何评价协调光伏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青海未来清洁能源开发发展中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化的光伏力争把大部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改变了电场周围的局地地表能力的分配,并且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势必会对局部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要素产生影响。后期拓展到整个共和太阳发展园区的几百平方公里范围,来系统地、全面地、长期地观察和判断光伏电站大规模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定量地给出解决方案。我们将完善地面定位监测站点的建设,深入定量分析气候、土壤、植被等要素,以及生态环境的因素,定量给出生态指标的变化量值及综合的效应评估指数,为植被脆弱区大型光伏电场园区生态规模新模式的提出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大型光伏电站的连续生态环境的保护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为健康开发利用丰富的光伏资源保障与维护高原的生态安全提供决策依据。
这个项目必须基于长时间的现场观测,分两期实施,一期历时3年,从今年开始到2020年,第二期从2021到2025年。更重要的要满足青海发展的需求,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涉及两群三带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青藏高原的生态屏障,对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构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青海囊括了高寒草地退化区、三江河源区、荒漠及荒漠化地区,农牧交错带,矿产开采区等等,与此同时,青海是太阳能资源的富集区,光伏等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迅速,相继建成了共和光伏发电和柴达木光伏发电基地。
演讲嘉宾:周孝德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精彩内容摘登:光伏产业过去的十年发展巨大,应该说是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五年,不管是全球还是全国,青海在光伏产业发展中令人瞩目,世界光伏发展看中国,中国光伏发展看青海。这区域当中,光伏电站的建设对于小气候的调节,水土功能的调控,以及植被的恢复重建等的影响程度如何,是我们所关心的关键的科学问题。
基于上述的背景,我们重点实验室就光伏电站在生态环境下开展了三项工作。任务1:从宏观的角度来探明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对区域气候土壤、植被的影响机制。
任务2:从微观层面上,揭示大型光伏电站建设生态恢复与土壤养分、微生物响应机理。任务3:要构建光伏电站影响下区域生态环境效应评估体系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光伏发电将提前实现平价上网是真的,3-5年实现真的平价上网也是真的。如今,阿根廷不要再说夺冠,光伏发电也不要再说平价上网,渡过眼前的难关是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虽然球赛总是充满悬念,但有一件事情却非常确定:即使巴西、西班牙、法国、阿根廷等球队再强,即使C罗、梅西、内马尔等球员再厉害,他们都没有办法在本届世界杯赢中国队哪怕一场球,他们甚至拼尽全力也无法让中国队丢一粒球。而与此同理的是,资本市场也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角斗场。
光伏产业虽然遭受重击,但如果能够上下一心,加速产业升级,加强技术迭代,继续降低成本,在巩固国内市场的情况下,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说不定就能够在压力山大的情况下再次爆发,提前迎接平价上网的到来。这样的表现令球迷始料不及。
四年的时间,多数球队已经一代新人换旧人。在指标的严控之下,下半年的光伏市场将进入一个肉眼可以预见的低谷,就像面对状态更佳的法国队,阿根廷将陷入一场肉眼可以预见的苦战。